5 月 13 日消息,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接受了央視采訪,他表示,到目前我們的祝融號火星車已經行駛了 1.9 公里還多,我們的天問一號正在圍繞火星做環(huán)繞探測,也將實現對火星的全球覆蓋,目前兩顆探測器狀態(tài)良好,我們也因此獲得大量科學探測數據,正在開展對數據的解譯。
據介紹,天問二號小行星探測器已經進入初樣研制階段,現在電性產品已經在進行綜合測試,預計會在 2025 年發(fā)射,將對近地小行星 2016HO3 開展伴飛探測并取樣返回。此外,我們還計劃在 2028 年實施天問三號火星取樣返回任務。
也就是說,天問一號雖然不返回但會為我們未來的研究合探索任務奠定基礎,后續(xù)的“天問二號”將會對小行星實施采樣返回,“天問三號”會對火星實施采樣返回,而“天問四號”則將會對木星進行探索,所以我們這一項目稱之為“行星探測工程”。
據了解,在中國航天發(fā)展史上,“天問一號”任務實現了 6 個首次:首次實現地火轉移軌道探測器發(fā)射;首次實現行星際飛行;首次實現地外行星軟著陸;首次實現地外行星表面巡視探測;首次實現 4 億公里距離的測控通信;首次獲取第一手的火星科學數據。
有消息稱,我們的天文二號將配備更先進的科學探測設施以及裝備,具備 23 個推力等級。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