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管理委員會(UNGGIM)共同主席瓦妮莎•勞倫斯博士(Vanessa Lawrence)來華參加聯合國第三次全球地理信息管理高層論壇。瓦妮莎•勞倫斯博士曾擔任過14年的英國國家測繪局局長,也是國際知名的地理信息系統(tǒng)領域的專家,現任英國國家測繪局海外測量公司秘書長。借此機會,3sNews對其進行了獨家專訪。
在瓦妮莎•勞倫斯博士看來,英國的測繪地理信息行業(yè)歷史悠久,同樣也充滿了新時代的活力與朝氣。英國的國家測繪單位陸地測量局(Ordnance Survey)獲取基礎數據,將其打造為英國標準圖(Master Map of Great Britain),每天要在這張英國標準圖上進行10,000處變動,陸地測量局每天檢查5萬個英國的地址,而地下測繪也是每月例行的工作。此外,陸地測量局還為這些數據頒發(fā)使用許可,供500余家商業(yè)公司使用。在英國,每一個使用必應地圖、谷歌地圖、雅虎地圖、蘋果地圖的用戶,實質上都使用的是來自于陸地測量局的官方數據。瓦妮莎坦言,英國本土的測繪已然非常詳盡,無需再開展大規(guī)模測繪了。與中國互聯網企業(yè)入侵地信行業(yè)一樣,英國的互聯網企業(yè)也在積極開展3D街景服務。測繪地理信息產業(yè)占到了英國整個國民經濟總額的8%,對英國各個領域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瓦妮莎提到,在英國,使用地圖數據需要經過許可,在英國測繪地理信息行業(yè),有些地圖數據是免費提供給公眾使用的;同時,約三分之二的數據集非常詳細,對此,英國測繪局會收取使用年費或是交易費,費用又將回饋至陸地測量局,用以支持在無政府財政撥款情況下該單位的正常運作。在英國,哪種測繪方式更普遍?她表示主要采用兩大測繪方式:一是航飛,英國陸地測量局每年會利用航測飛機,對英國約三分之一的國土進行航測;另一種測繪方式則是地面采集。全國范圍內的350名地面測繪人員以及商業(yè)公司的測繪人員,會對發(fā)生顯著變化的新建地點,利用現代化的測繪方式進行精準測繪,以實現厘米級精度,從而保證英國標準地圖上的每一點都能實現2cm到40cm之間的精度。
提到英國,人們往往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雙層巴士、紅色郵筒、大本鐘等,其實,在這些標志性景觀的背后是美麗整潔的英國城市街道。問及在城市街道管理領域的成功經驗時,瓦妮莎提到,英國政府出臺了一條名為“街道工程法案”(Street Works Act),這條法案要求任何需要挖路的施工單位,必須提前二十四小時進行通知相關單位。如果該施工單位未對挖開路段加以維修的話,那么該單位就會被強制在14天之內重新破拆路面,以便讓其它單位對該項施工工程的安全性進行檢查判定,以避免諸如燃氣泄漏、通信線路阻斷等潛在危險。瓦妮莎直言,在英國,只有新建設施才需要進行測繪。以古老的倫敦城為例,其測繪歷史已有二百余年的歷史,檔案資料非常健全。此外,英國還設有地下資產管理局,通過與之合作,陸地測量局就此掌握了電力、燃氣、供水管線之間的情況,持有這些地下資產的數據后,就會依照開源數據的全球通用標準,對其加以關聯處理,相關單位就能做到知己知彼了。
對于如何推進地理信息行業(yè),瓦妮莎直言,要讓整個社會對所有發(fā)生的事情都有地理認知,實際上誰都需要一張精準的好地圖,而這背后就需要測繪能力為支撐。未來,測繪管理單位將大有可為。社會發(fā)展中面臨的諸多問題都需要現代解決方案,這就意味著測繪地理信息行業(yè)在未來將會得到持續(xù)發(fā)展,發(fā)揮更大社會效應。以英國為例,2015年后將會允許無人駕駛汽車上路,這就需要有值得信賴的精準導航地圖為支撐,瓦妮莎對其安全性未置可否,但她篤定,位置智能將會擁有更廣闊的需求空間。(文|龍薇)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