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北京國家會議中心,以“融合 開放 智能”為主題的2014地理信息開發(fā)者大會(WGDC2014)在此拉開帷幕。地理信息開發(fā)者大會自2012年起開始舉辦,三年時間里,伴隨著中國地理信息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已經成為地理信息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技術創(chuàng)新盛會,與跨界融合、國際交流的重要平臺。
在6月12日的地圖客開發(fā)者-騰訊地圖專場,騰訊地圖開放平臺產品總監(jiān)房芳發(fā)表了題為《騰訊地圖開放平臺生態(tài)鏈介紹》的演講。以下是演講實錄(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本人審核,如有疏漏,請諒解并及時與3sNews聯系):
各位開發(fā)者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是懷揣著一顆對互聯網熾熱的心來到我們會場的。那么我們今天就先從我們整個的移動互聯網的新生態(tài)來講起,跟大家一起共同的分享一下移動互聯網的新特色。
2014年,移動互聯網已經進入的一個新的紀元,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移動互聯網已經不能單單的從一個用戶數量或者是說我們智能手機的出貨量來衡量了,移動的互聯網已經進入了一個多元化的生態(tài),從我們的移動網絡說起,我們的移動網絡已經從3G,4G發(fā)展到WiFi的布局之中,大家知道我們的巨頭都布局于WiFi熱點,甚至是我們個人的WiFi已經被分享出去,我們的移動設備從智能手機,慢慢發(fā)展成可穿戴的設備,比如說我們熟悉的智能眼鏡,智能手表和智能健康手環(huán),2014年我們智能家居出現了很多的井噴的態(tài)勢,我們很多家居公司生產了智能的路由,智能的小家電,大家電還有TV等等。我們的智能網絡和智能設備的井噴的發(fā)展,帶來了移動產品的新特性。
首先第一個是我們移動產品更加傾向于場景化和社交化,我們整個的移動互聯網以及我們整個移動互聯網的設備,其實是帶有隨時性和隨身性的。就意味著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的,或者是說可以碎片化的時間,就接入我們的網絡,這樣的話我們整個移動互聯網就可以滲透到我們整個人類生活的吃喝住行和社交娛樂等等各種場景,我們整個移動互聯網會改變人和人之間的社交的關系,尤其是騰訊的微信,隨著我們騰訊微信整個用戶量的爆發(fā)式的增長,人和人之間的社交關系發(fā)生了變化,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自媒體,然后每一個都有強大的關系鏈,我們社交化的傳播會慢慢變成分享或者是曬在朋友圈這樣的模式。
第二個特點是我們的精準華,因為我們整個移動互聯網的設備和我們的移動互聯網的網絡都是隨時跟隨著人的位置的,所以我們以人的位置為更新的精準化和數據化的服務就變成了趨勢,第三個是我們移動互聯網的網絡帶有跨平臺的特性,所有的移動互聯網的產品都必須滿足多終端到云這樣的形式。比如說我們手機QQ其實就是我們PCQQ上一個移動互聯網的延伸。另外就是我們整個產品會漸漸的向應用加上硬件去發(fā)展,前一段時間相信大家也有所耳聞,就是騰訊的路寶發(fā)布了我們的路寶盒子產品,其實體現了我們路寶應用加上車聯網的智能硬件的生態(tài)。
最后我們整個的移動互聯網會呈現一種入口多樣化或者是說流量分散的這么一個形態(tài)。其實大家平常都有感觸,我們現在其實吃飯是需要用點評,打車用嘀嘀打車,找路用騰訊地圖,所有的這些流量都顯得比較分散。那么正是這種分散的形態(tài),巨頭就應該在移動互聯網的生態(tài)體系上移動應該去放,巨頭要有一顆開放的心態(tài)和做平臺的心態(tài),去跟我們的創(chuàng)業(yè)者和開發(fā)者供應,我們的創(chuàng)業(yè)者和開發(fā)者在垂直化的領域內大有作為,可能2014我們整個的移動互聯網的生態(tài)變得更加的開放,然后我們整個的創(chuàng)業(yè)者是有更大的,更多的機會。
那么,因為我們整個移動網絡和移動設備都是帶有位置屬性的,我們人類的整個的生活,也都是和位置息息相關的。所以說在這種移動互聯網的環(huán)境下,位置屬性就顯得非常的重要。那么,我們的位置屬性也呈現出了一些新的特性,比如說位置屬性呈現了大流量的特性,70%的APP都帶有位置屬性,我們每日的定位次數,每日的本地檢索次數,包括取圖次數訪問量都是上百億次的,第二個是位置的聚圖模式都有新的特性,從實際采集慢慢發(fā)展成一種社交化的,BGC或者是UGC的模式,比如說我們微信的朋友圈最近開放了一個功能,我們朋友圈簽到,通過朋友圈的簽到就可以看出我們POI的數據是BGC的形態(tài),大家知道谷歌地圖有一個產品很強大,曾經以UGC的模式搜集到了整個印度國家的地圖數據??梢钥梢夿GC和UGC的模式是很強大的,另外是我們位置數據呈現出了實時更新的數據,以前有行業(yè)內的人士知道我們的位置數據是按照季度更新的,現在位置數據是時時更新,每天更新,每時更新,整個數據的采集呈現出了自動化,或者是說自我學習的智能態(tài)勢,比如說我們定位服務,時時刻刻都在自己采集,自我學習,這樣的話才能夠不斷的提高我們定位的精準度。
我們的數據還是多樣性的,因為大家知道以前的地理信息數據都是一些基礎的特性,比如說我們POI的名稱、地址電話、經緯度,道路的基礎屬性,現在的位置數據已經多場景化了比如說我們位置數據包括各種用戶動態(tài)評論信息和各種的商家的營業(yè)信息或者是說優(yōu)惠信息。甚至是我們道路里邊還包括了我們道路的整個的智能交通的信息。
我們整個的位置服務還呈現出了一種技術壁壘,我們的地圖展現模式漸漸的會向三維或者是AR的形態(tài)去展現,比如說最近發(fā)布的激光點名的街景地圖還有騰訊即將發(fā)布的這個真實的航拍的三維地圖,其實都是給大家在展示一種真實的世界。我們要把整個的地理世界用真實的形態(tài)給大家展現出來。整個的位置數據還是基于海量數據,海量計算的,并且會涉及到高成本的設備,就是說需要鋪設很多的高成本的設備才能夠完成整個的位置服務。比如說我們的智能交通體系,那么智能交通體系大家都知道它是實時的,而且實時還有一些很突發(fā)的交通事件發(fā)生,所有的這些都很實時,那么需要海量的計算才能夠很及時的為大家提供服務,比如說我們的定位,其實我們是需要不斷的提高精準度和覆蓋度的。比如說現在我們比較缺失的室內定位,整個業(yè)界還做得不太好的室內定位。室內定位需要鋪設大成本的室內定位的設備。甚至是有可能這些巨頭自己發(fā)射衛(wèi)星去輔助我們整個的位置服務的精準性。大家也都知道谷歌已經發(fā)布了自己的衛(wèi)星,其實也可以想象到國內的巨頭也應該會有計劃,未來會有想象的空間。
最后我們的位置服務是傾向于個性化的,因為位置是每個人很特有的特征,所以說我們也很傾向于根據用戶的習慣,然后去維護一些位置的服務。我們的位置服務在這種新的互聯網環(huán)境下,我們的位置服務還具有一定的商業(yè)模式,而且這種商業(yè)模式也有點平臺的特性。比如說基于位置的商業(yè)智能。所有的這些特性大家都可以看出來位置服務確實是一個高成本的,高投入的一種服務類型。那么,這種服務類型更適合的產品形態(tài)就應該是開放平臺這樣的產品形態(tài)。那么在這種生態(tài)下,肯定巨頭做平臺,中小創(chuàng)業(yè)者做垂直細分的領域,是一種很好的模式。巨頭做平臺,中小創(chuàng)業(yè)者在上面和巨頭一起共贏應該是大家都非常認可的生態(tài)。
既然我們的位置,我們的位置服務移動互聯網中這么重要,并且它的平臺特性也這么明顯。那么騰訊地圖就要開始終點布局我們的地圖開放平臺。這種布局下,騰訊開放平臺到底開放什么。我接下來結合幾個場景給大家解釋一下。[page]
第一個場景是我在哪?大家通過這個場景也能理解這是定位服務,整個騰訊開放平臺日定位量大家五十億次,而且有一個比較獨特的特性,我們的定位范圍覆蓋全球范圍,這也是基于騰訊的海外版的微信產品。
解決了我在哪的問題之后,我們還要去描述我的位置,因為大家知道在地圖上的經緯度位置是不被用戶所理解的。因為它是一種地圖語言,不是一種用戶語言。要把這種經緯度的位置翻譯成我們用戶能夠理解,或者是說符合用戶使用習慣的位置的描述。那么這個服務叫做地址描述,我們可以把經緯度翻譯成一種結構化的地質信息。就是省市區(qū)街道和門牌號,但是這樣的地址信息好像不太符合我們用戶平常的習慣。于是為了滿足用戶的習慣就把地址又翻譯成用戶能理解的語言,比如說我在某一條街的某一個建筑物的附近或者是交叉路口的附近,甚至是說我在某一個園區(qū)的東門附近等等的語言。
第三個場景是解決我要去哪,或者是說周邊信息的問題。我要去哪?肯定要去查,我查詢的時候肯定有幾個已知的條件,比如說我要去的地方的種類,比如說我要去某一個種類或者是餐廳。我知道我要去某一個地方的關鍵字,這些都是條件,我可以在某一個城市范圍內去查詢要去哪?可以在一個周邊范圍內要查詢,比如說方圓一公里,兩公里,或者是說矩形區(qū)域內查詢。
第四個場景是解決如何去的問題,如何去無非有三種方式,一種是駕車,一種是公交,一種是步行,整個的騰訊地圖開放平臺為開發(fā)者提供了這三種模式的開放的能力。
第五個場景是怎么去不堵車的問題,這是我們實時路況,比如說我們實時發(fā)生的交通實踐,或者是說臨時的交通規(guī)則,大家知道我們北京的臨時交通管制很多,還有未來的路況的預測等等。所有的這些特性都去解決開發(fā)者怎么樣去不堵車的問題。
第六個場景是我們真實的地圖展示。其實剛才也說了我們整個的地圖展示漸漸的會演變成真實世界的呈現,現在我們的地圖展現的方式是二維衛(wèi)星地圖,大家很熟知的地圖展現方式,漸漸的我們3D的街景地圖,全景地圖和我們真的航拍的,3D的三維地圖都會成為主要的地圖展示方式。
最后一個場景其實是個性化的問題,個性化的地圖。相信在座的很多開發(fā)者自己都有很多很私密的位置數據。這些位置數據也許是我們整個的基礎的地圖數據不具備的。那么,開發(fā)者的這些數據想要存儲,甚至是說自己想要去檢索出來甚至是自己要在地圖上展現怎么辦呢?整個騰訊地圖開放平臺提供了LBS產品,可以解決開發(fā)者這個方面的問題。
那么在解決了我們,跟大家介紹一些開放些什么的問題,我相信開發(fā)者很關心的是我們怎么樣開放的問題。也就是使我們用什么樣的產品形態(tài)呈現給開發(fā)者,我們整個騰訊地圖開放平臺會提供跨平臺的產品形態(tài)的解決方案。我們從手機端,服務端、瀏覽器端和云端都有不同的開放給大家。比如說手機端提供各種平臺上的地圖和定位,街景和導航的SDK。那么我們的服務端會提供各種基礎功能的服務的API。我們的瀏覽器端還提供一些API,甚至是我們根據很多好的應用場景封裝成現成的帶界面的組件或者是輕應用或者是專題直接開放給開發(fā)者,這種類型的產品更適合開發(fā)能力比較弱的用戶,他們通過組件的編輯器就可以發(fā)布我們的地圖,快速分享到渠道中。在云端上我們提供的LBS的云產品,既有可視化的編輯,所見即所得,在界面上開發(fā)的功能,也可以在LBS中存儲自己的數據,也可以檢索自己的數據,也可以把自己的數據嵌入集成。
講了這么多,在座的熟悉地圖圈的開發(fā)者心理會有疑問,移動互聯網時代三家都做地圖開放平臺,競爭如此激烈,同質化這么嚴重,到底騰訊地圖開放平臺優(yōu)勢在哪?我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反問開發(fā)者同事一個問題,我們開發(fā)者需要的是什么?我們僅僅需要一個開放的技術能力嗎?我們認為不是,移動互聯網下開發(fā)者真正需要的是一個一站式服務,也就是說從我們提供基礎的能夠到云存儲,云托管,降低開發(fā)者的成本,再到提供應用推廣,變現的流成,提高開發(fā)者應用的暴光度,以及通過我們強大的社交關系鏈去降低推廣和用戶獲取的門檻。再到我們線下的創(chuàng)業(yè)扶持計劃,然后最后達到讓開發(fā)者獲利變現整個一條龍的服務,我們其實認為開發(fā)者真正需要的是一站式的服務。講到這里可能開發(fā)者眼前一亮這么好的事,這么好的一站式服務,哪能提供。
我們先來說說整個騰訊的移動平臺的戰(zhàn)略,整個騰訊系的移動平臺,目前有七個用戶的超級APP。從社交領域的微信、手機QQ,空間到應用分發(fā)入口,應用寶,QQ瀏覽器,手機管家和新聞媒體,就是說我們媒體,然后騰訊新聞,微博,以及我們的視頻,再到垂直領域的地圖和引用,然后我們擁有很多的超級APP,每一個超級APP其實都是一個平臺。然后我們還擁有兩個開發(fā)者,超過數百萬的這么兩大開放平臺。
第一大開放平臺是我們騰訊開放平臺,第二大開放平臺是相信大家很清楚,就是說我們的微信開放平臺。那么所有的這些超級APP以及兩大開放平臺,所有的這些表明什么,表明整個的騰訊其實是希望把他的移動能力全面開放,想要跟開發(fā)者建立一個包含我們開發(fā)者,用戶和合作伙伴在內的一個一站式的移動創(chuàng)業(yè)生態(tài),也是我們整個騰訊移動戰(zhàn)略會幫助大家提供一條龍的服務,想跟開發(fā)者實現共贏。
接下來我們具體講一下整個騰訊系的開放平臺是如何為開發(fā)者實現一條龍的服務的。
首先,來介紹一下騰訊整個開放平臺是怎么樣為開發(fā)者打造開發(fā)、運營、盈利、扶持的一站式服務的,首先我們有為開發(fā)者提供基礎的開放能力,大家可以看到我們整個地圖能力是屬于基礎能力之一。還有我們騰訊云的能力,和整個的QQ系的登陸體系和統(tǒng)計的SDK。提供了基礎開發(fā)能力之外我們還要在運營方面,也就是說分發(fā)、導流、推廣、獲取用戶這個方面為開發(fā)者提供服務,我們有運用寶可以實現多平臺和流量的分發(fā),我們還有強大的社交的關系鏈,幫助開發(fā)者進行社交的傳播,同時我們還擁有很多的媒體,可以增加開發(fā)者的暴光程度。解決了運營的問題,就是要解決開發(fā)者整個收入的問題。在分成和營收方面,我們有整個網點通的移動廣告平臺,我們網點通的聯盟百分之百給開發(fā)者。我們還有PC和移動端的支付渠道,包括Q幣和財富通。所有這些還不夠,我們對開發(fā)者還有創(chuàng)業(yè)扶持,包括線下的基地和線上的扶持,還包含我們在很多城市創(chuàng)立的這種實際的創(chuàng)業(yè)基地,還包含了一些市場活動或者是說政策的扶持。
那么,我們可以看一下整個騰訊開放平臺的里程碑,截止到2013年為止,我們整個騰訊開放平臺的注冊的開發(fā)者達到百萬,我們的應用分發(fā)量達到了兩千萬,我們累計為創(chuàng)業(yè)者的開發(fā)分成達到了五十億,我們?yōu)殚_發(fā)者提供的收益累計要達到一百億。我們?yōu)椴煌愋偷拈_發(fā)者,或者是說不同階段的開發(fā)者提供不同的扶持計劃。我們的扶持計劃有個育龍計劃,飛龍計劃,騰龍計劃,每一個計劃都列得非常具體,都可以具體列出為開發(fā)者帶來從開發(fā)到服務,到流量,到云,或者是說到資金的扶持,或者是說到推廣等等的,所有具體的計劃都有。我相信我們整個的騰訊開放平臺對開發(fā)者的扶持是更長遠的,或者是說更長久的。這可能遠比大家去參加一場大賽或者是說去拿到一次性的幾百萬的獎金要更具有長遠性。然后我們的開發(fā)者能在整個的過程中獲益更多。
那么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大家很熟知的,或者是說現在很火爆的另外一個開放平臺體系,是我們的微信開放平臺體系,也是要為開發(fā)者打造一個從開發(fā)到運營到營收的一站式服務?;A開發(fā)能力來講,我們的地圖開放平臺是基礎開發(fā)平臺之一,我們的微信語音以及建站系統(tǒng),建電系統(tǒng),都是為開發(fā)者提供基礎的開發(fā)能力的。再往上通過微信的朋友圈,微群以及公眾微信平為開發(fā)者解決應用分發(fā)導流和推廣,獲取用戶的問題,再往上是開發(fā)者關注的營收問題,我們的廣點通的廣告平臺,會馬上加入到微信的應用平臺中,會接入開發(fā)者的微信支付。這里肯定要重點跟大家講一下很火爆的微信公眾平臺,這個平臺大家最熟知的,這是基于整個微信的產品建立的,我們的微信產品現在用戶量已經超過五億了。微信公眾平臺更能體現一種移動互聯網現在的精神。叫做連接一切,為什么?因為我們通過微信公眾平臺不但能夠連接人,還能夠連接信息,到商品,連接我們服務,就是說線上和線下的服務,然后到我們連接第三方的應用,其實是為我們的應用做分發(fā),還有就是說我們最新的方向,我們要連接一切的智能硬件。所以說微信公眾平臺現在整個的開發(fā)者的數量已經超過了數百萬。這個類型是多種多樣的,企業(yè)、媒體,政府機構和名人,還有一些個人,行業(yè)覆蓋度應該說基本上我們現實生活中所有的行業(yè)都有覆蓋。相信真正的創(chuàng)業(yè)者和開發(fā)者也愿意加入這兩個平臺,跟大家一起共贏,接下來我要說說這么優(yōu)秀的平臺下,我們騰訊地圖開放平臺所處的生態(tài)或者是說騰訊地圖開放平臺到底有什么優(yōu)勢。
大家可以看到騰訊地圖開放平臺所處的四大生態(tài),第一個是我們超級APP,微信,手機QQ和微博等。我們騰訊地圖開放平臺為這些超級APP,為社交場景提供了一些基礎的地圖服務,然后就是使他們有了一些社交化的地圖場景,可以服務于最終的用戶。正是因為騰訊地圖開放平臺為這些超級APP提供了服務,所以呈現出整個地圖開放平臺超高流量的地圖調用,其實服務穩(wěn)定性也是久經考驗的。還有就是說地圖開放平臺和這些超級APP合作,共建一種位置數據的UGC的模式,我們借助社交化的力量,共建UGC的數據生態(tài),其實不但要UGC基礎的位置數據,還要UGC動態(tài)的數據。這是第一大生態(tài)。
第二大生態(tài)要看騰訊地圖開放平臺跟我們騰訊系兩大開放平臺的關系。地圖開放平臺與騰訊開放平臺以及微信開放平臺能力上是整合的,我們地圖開放平臺為這兩大平臺提供了基礎能力。另外是賬號互通的,我們依托兩大開放平臺觸及到更多的長尾的用戶。第三個優(yōu)勢是我們一站式服務,我們需要借助兩大開放平臺為開發(fā)者提供一站式服務。第三大生態(tài)是我們跟一些垂直行業(yè)的龍頭合作,比如說我們的嘀嘀、點評和京東等等我們開放平臺為生活場景提供一些基礎的生活服務,其實目的是為了服務于最終的用戶,其次我們可以聯合這些垂直的行業(yè)龍頭去共同的深度的去挖掘我們LBS垂直領域的垂直價值,比如說我們的路況和位置描述,以及基于位置的商業(yè)職能等等。我們第四大生態(tài)不得不提的是我們數據生態(tài)四維,大家也了解,這是強大的數據工廠,也是一個深度的車聯網的服務商。
說完生態(tài)的問題,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具體的東西。地圖開放平臺是怎么樣在騰開體系下為開發(fā)者服務的呢?剛剛也提到了,賬號打通,我們的基礎地圖能力整合到騰開整個基礎能力中,方便開發(fā)者,又能調用地圖服務,又能享受騰開的一站式服務,還有一點是我們助力我們廣點通,就是移動位置廣告的系統(tǒng),構建位置的精準廣告營銷,這一點是我們未來開發(fā)者在移動互聯網上獲利和變現一個關鍵的環(huán)節(jié)。
騰訊地圖開放平臺在微信整個開放平臺中又是怎么樣為開發(fā)者服務的呢?首先來看一個微信公眾賬號就有可能是一個潛在地圖開放平臺的開發(fā)者。所以地圖開放能力也要深度整合到微信公眾賬號平臺中,方便開發(fā)者調用。最關鍵的是地粗開放平臺要跟我們的微信公眾平臺共建商鋪數據體系。首先我們的微信公眾賬號標上商鋪的位置信息,我周邊有那些商鋪,以及商鋪有那些用戶,我們的數據能力檢索是共建的,另外是數據審核通道都是共建的,我們的數據審核都是實時的。我們具體看一下騰訊放平臺和微信公眾平臺的開放情況。我們可以看到在用戶平臺上有一個BGC的路口,還有UGC的入口,比如說POI的簽到。騰訊地圖依托這些數據還會提供存儲、較驗、檢索和渲染等的服務,還有所見即所得的產品為開發(fā)者提供服務。大家可以看到這種模式下我們的開發(fā)者一次數據的錄入就可以支持三種產品平臺,同時調動服務,第一種是微信公眾賬號,第二種是開發(fā)者自有的APP和網站,第三個是開發(fā)者快速建立的地圖組建專題以及輕應用等。
第二個好處是如果我們商鋪數據是統(tǒng)一的,也可見我們三種產品形態(tài)是可以同時統(tǒng)一接微信支付的。
第三種好處是我們商戶數據有可能將來在微信上有多處曝光的機會,最后一個好處是我們提供了組件、輕應用的方便的產品,這些產品的方便可以使我們開發(fā)者做快速的分享和潛入。最后給大家分享一下整個地粗開放平臺在微信上提供的一些方便開發(fā)者,方便用戶的地圖場景。
首先是我們的微信發(fā)送位置,相信在座各位都用過,就是說當你和你的朋友不知道彼此在哪的時候,你和你的朋友需要發(fā)送一下位置,確定彼此在哪?第二個是微信位置,我有一個地圖,或者是說我有一個位置分享給大家,我可以通過微信去分享,然后第三個是位置共享,就是說當你跟你的朋友一起要見面,要約會的時候,我們發(fā)送的位置還不夠,然后我們要兩個人去共享自己的位置,隨時看見彼此在哪,然后方便最后找到彼此。最后是一個我們的微信的街景掃一掃的功能,其實微信街景掃一掃也給大家透露出一種未來地圖的形態(tài)。其實我們未來的地圖一定是所見即所得的。我們通過現實場景掃描,就可以掃出我們到底周圍有什么,到底怎么樣去。
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對我們騰訊地圖開放平臺有所了解,我們也熱切希望開發(fā)者加入我們,我們想為開發(fā)者做一站式的服務,希望開發(fā)者和我們共同成長,達到共贏。謝謝大家。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