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國外媒體報道,由歐洲空間局研制的新一代“蓋亞”探測器已經(jīng)完成火箭載荷艙適配器的安裝工作,并接受了震動測試。隨著兩項更重要的測試工作完成,“蓋亞”探測器的發(fā)射準備工作基本就緒,最新的測試驗證了探測器服務模塊(SVM)在與運載火箭上面級分離時的機制,以及對有效載荷模塊(PLM)進行震動測試。發(fā)射“蓋亞”探測器的火箭為“聯(lián)盟-FG”( Soyuz-Fregat)運載火箭,目前探測器已經(jīng)連接到火箭載荷適配器上,這是一種由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打造的錐形結構。
作為歐洲空間局最新探測器項目之一,蓋亞十億像素陣探測器將繪制超高精度的宇宙3D地圖
“蓋亞”探測器的點火發(fā)射器的接口環(huán)將被連接至載荷適配去的頂部,通過一系列復雜的機制,比如氣體發(fā)生激活、解鎖等程序最終實現(xiàn)對探測器與火箭載荷連接處的控制,使其中安裝的彈簧組件將探測器火箭上面級。這種分離機制在位于圖盧茲的歐洲宇航防務集團下屬Astrium公司進行了相關測試,驗證了壓縮氣體控制下的鎖定機構快速開閥的性能。為了驗證有效載荷模塊的力學性能,證明其在發(fā)射時可仍然處于工作狀態(tài),科學家使用電振動對其進行了正弦掃頻和準靜態(tài)測試。
隨著所有參與飛行的組件安裝就位,有效載荷模塊被再次進行測試,以驗證其系統(tǒng)的完整性。根據(jù)負責探測器相關建造工作的承包商Astrium公司衛(wèi)星部門介紹,對有效載荷模塊的再次測試工作在法國的圖盧茲開展,為了進行驗收測試,有效載荷模塊進行了Y軸和Z軸的正弦掃描。
“蓋亞”探測器的優(yōu)異之處在于其搭載了被稱為“十億像素陣列”的超級相機,被喻為“蓋亞之眼”,是歐洲空間局打造的數(shù)字成像系統(tǒng),擁有前所未有的觀測分辨率,科學家試圖通過“蓋亞”超級相機探測器繪制銀河系的三維地圖,并揭示星系的組成結構、形成以及未來的演化。“十億像素陣列”相機將以令人驚訝的超高精度觀測我們銀河系和本地星系群中的十億顆恒星,同時對它們進行定位測量。對其中的1.5億顆較為明亮的天體進行視向速度測量。
歐洲空間局“蓋亞”十億像素陣列探測器計劃于2013年發(fā)射升空,開展為期五年的探測任務,科學家估計其將會有一年的任務延長期。“蓋亞”將運行利薩如軌道(Lissajous orbit)上,這是一種類周期性的振動軌道,而探測器則處于日地系統(tǒng)中的第二拉格朗日點(L2)上附近。該處是天體觀測中一個較為理想的軌道,擁有非常穩(wěn)定的熱環(huán)境,可獲得比較高的觀測效率,并且還具有較低的輻射環(huán)境。在“蓋亞”探測器軌道運行期間,將不間斷地對天空進行掃描,繪制高分辨率的本地星系群地圖。(Everett)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