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標輕輕拖動,大小建筑物,城市道路,一草一木,皆活靈活現映入眼簾。這不是虛擬的3D電影,這是市測繪院正在制作的三維地圖!上海市測繪院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科研開發(fā)室科長、高級工程師、博士馮琰領銜技術團隊從2008年伊始著手制作屬于上海的城市三維地圖。經多方努力,地圖已成功覆蓋中環(huán),而年底前外環(huán)以內也將被“攻克”。未來,三維地圖將惠及百姓,市民開車使用3D導航引路,根據采光效果選擇住房等將影響市民的衣食住行。
工作人員在展示上海市三維地圖
現實看到怎樣,地圖上就是怎樣
馮科長用電腦一打開地圖,記者立即被其強烈的真實感所震撼,猶如坐在飛機上俯瞰全市一般,所有建筑物一覽無余。鼠標點擊拖近后,東方明珠、陸家嘴金融中心、虹橋樞紐站、衡山路文化一條街等眾多知名建筑一個個生動形象地“冒”了出來。
記者看到,地圖細節(jié)部分抓得很細:建筑樓表材質會映照出藍天及飄浮的白云;時不時會看到彩旗飄飄;黃浦江水面波光粼粼;路上的轎車和公交車似乎“遵守”著交通規(guī)則有序而行;甚至還有行人在天橋上賞風景,可以看到情侶們竊竊私語好不親昵。拖動鼠標在街上移動,仿佛身臨其境地在路上逛街,一切都那么得熟悉,這就是原汁原味的上海。
馮科長說,“我們小組成員會遍訪本市中環(huán)內所有街道,用相機將場景拍攝下來,再回工作室建模。而鳥瞰城市的感覺,則是從空中俯拍的圖片。我們力求現實看到怎樣,地圖上就是怎樣。”為求證馮科長所言,記者在搜索欄中鍵入“新閘路1093號”,地圖馬上聚焦到青年報社所在辦公樓。記者發(fā)現,連樓表“青年報”三個字的大小和筆觸都和現實中一模一樣。記者“心有不甘”地鍵入“上海火車站”,半秒鐘不到,地圖馬上聚焦到了“上海站”區(qū)域。記者觀察發(fā)現,不僅上?;疖囌灸媳眱蓚€廣場映入眼簾,連廣場各大出口都一清二楚,“東南出口,西北出口”等字樣一目了然。馮科長表示,地圖中的建筑物看上去會比現實中更美觀,“我們調節(jié)建筑物與周邊環(huán)境的顏色,做出優(yōu)美如畫的效果,同時會有多次加工,所以看上去就非常漂亮。”據悉,三維地圖在制作過程中力求嚴謹精細,“平面誤差不超過0.5米,高度誤差不超過0.8米”。
市民開車將不再被平面導航“誤導”
可別以為三維地圖只是一個外表光鮮的“花瓶”。據馮科長介紹,地圖具有17種功能:測量空間距離,建筑物垂直距離和地表距離“難不倒”它;面點透視,日照分析,扇面分析及危險區(qū)域發(fā)現更是它的“拿手絕活”。
馮科長用鼠標點擊某處地面,隨后拉至建筑物頂樓,地圖就反映出“該建筑物樓高101.7米”;鼠標任意點擊某處后隨意取半徑圈出區(qū)域,可得出該區(qū)域“日照情況”及“危險區(qū)域分布”;將區(qū)域圍成扇形則可獲悉“從一點向遠處望哪些可視哪些不可視”……馮科長直言,三維地圖的功能已經超出了紙質地圖的范圍,更科學,更講究可持續(xù)發(fā)展。
馮科長說,有了三維地圖,市民開車將不再被平面GPS導航信息出錯所困擾,“3D導航會立體展示市民驅車路徑,市民可直觀了解前往目的地的所有可行方案,不會出現平面導航中,‘誤導’,‘繞遠路’等問題”。記者還了解到,三維地圖“日照分析”功能使市民對建筑物每層受太陽直射情況一目了然,對市民購買住房及安排房屋內家電器具也有積極作用。
據了解,因為三維地圖功能多,應用性強,目前有很多部門正與測繪院商討如何”物盡其用“,但目前還沒有一個具體的操作流程。“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馮科長說,“如何提高生產效率;如何提高測量精度,進行質量檢測;如何更好地數據管理與組織;如何做好相關數據保密工作;如何適應城市發(fā)展有效更新等等都是需要思考解決的重點”。據悉,雖然目前三維地圖只能在本市政務外網中公布,市民還不能近距離接觸到三維地圖的“魔力”,但馮科長有信心,“未來會讓市民享受到三維地圖帶來的便利。”
嘔心瀝血澆注的地圖,一棟建筑最少要拍五張照片
從2008年開始研究三維地圖以來,馮科長及其團隊將時間和精力全“撲”在了地圖上。馮琰坦言,為了這張地圖,上百名技術人員日以繼夜的工作。據介紹,為了真實地呈現街道上的每一棟建筑,參與制作的技術人員要對每一個建筑物的外立面進行拍照,一棟建筑最少要拍五張照片,多的要拍十多張。“但即使如此,我們的地圖仍處于初級階段,目前只有中環(huán)以內可以3D化,而且全國很多地區(qū)也在探索這個領域,所以還有很多事情等著去做。“據馮科長透露,三維地圖可在今年年底覆蓋外環(huán),而如果有需求,市郊地區(qū)也會成為地圖覆蓋的目標。(馬鈜 實習生 俞韡)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