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國家國防科技工業(yè)局公開招聘“行星防御崗”引起廣泛關注。不少網友評論“未來已來”“這么科幻”“欽天監(jiān)現代版”“行星防御理事會”。2月8日,記者就此采訪了四川省天文科普學會副會長曾陽。曾陽介紹,行星防御主要是指通過監(jiān)測、預警、攔截或偏轉等技術手段,防止近地小行星或彗星等天體撞擊地球的系統(tǒng)性工程。其核心目標是應對“潛在威脅天體”,即軌道距離地球小于0.05天文單位(約750萬公里)且直徑大于140米的小行星或彗星。這類天體一旦撞擊地球,可能引發(fā)區(qū)域性甚至全球性災難,例如66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事件。行星防御不僅關乎國家安全,也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挑戰(zhàn),需通過國際合作與技術創(chuàng)新實現風險規(guī)避。此前,多家媒體報道,一顆名為“2024 YR4”的小行星可能在7年后撞擊地球,概率為1.6%。聯合國就此首次啟動了《行星安全協議》以應對這一潛在威脅。
1月7日,商湯科技發(fā)布聲明,美國當地時間2025年1月6日,美國國防部將商湯加入“中國軍事企業(yè)清單”。我們認為此舉毫無事實依據,對此我們表示強烈反對。該清單的主要影響是名單上實體公司不能成為美國國防部的供應商,對商湯業(yè)務沒有實質影響。商湯將盡快就此事與各方積極溝通,以確保獲得公正的對待,并最大限度保護公司和股東的利益。
1月7日早間,針對美國國防部將騰訊公司列入中國軍工公司名單(根據美國法律正式規(guī)定為“第1260H條清單”),騰訊回應稱,“騰訊被列入這份名單顯然是一個錯誤,我們并不是軍工企業(yè)或軍工供應商。不同于出口管制或其他,這份清單對我們的業(yè)務沒有影響。盡管如此,我們仍將同美國相關部門共同解決誤會?!?
繼美國國防部再次將中國激光雷達制造商禾賽科技列入“涉嫌與中國軍方合作的企業(yè)清單”之后,禾賽科技方面表示將起訴美國政府。據英國《金融時報》24日報道,禾賽科技的首席執(zhí)行官兼創(chuàng)始人李一帆表示:“我們不是一家軍事公司……我們和中國軍隊或軍事機構也沒有關系。我們獨立運作,不受政府控制或軍方介入。”他還表示,被拉入黑名單已經“嚴重損害了公司聲譽,并對全球新客戶的獲取構成挑戰(zhàn)”。
中微公司今日宣布,已向美國法院正式提交訴狀,起訴美國國防部將其列入中國軍事企業(yè)清單的決定。自被列入CMC清單以來,中微公司竭盡所能積極地同美國國防部進行溝通、澄清事實,提供了充分的證據證明其不符合CMC清單的認定標準,并要求其將中微公司從CMC清單中移除。然而,遺憾的是,截至正式起訴之日,中微公司仍未如愿。因此,中微公司不得不采取法律途徑,請求法院要求美國國防部撤銷其錯誤決定,以消除誤解,維護中微公司合法權益,并保障中微公司股東、客戶及合作伙伴的利益。中微公司一貫堅持合法、合規(guī)經營,嚴格遵守國內和國際法律法規(guī),從未參與任何與軍事相關的活動。
據英國《金融時報》12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五角大樓決定將中國激光雷達制造商禾賽科技從中國軍方關聯企業(yè)“黑名單”中移除,此前美國軍方判定這家中企不符合列入“黑名單”的法定標準。據報道,激光雷達是自動駕駛汽車的關鍵零部件。
3月11日消息,數據智能解決方案提供商中科世通亨奇已于近日完成近2億元A+及B輪系列融資,本次融資由多家產業(yè)資本與遠致合創(chuàng)、樂禮資本等財務投資人共同投資,老股東達晨財智、元起資本持續(xù)加碼。據了解,本次融資將重點用于國防領域大模型的研發(fā)迭代、數據平臺基礎技術創(chuàng)新、高端人才引進,以及在國防、政企和金融等行業(yè)的市場擴展。 世通亨奇成立于2016年,公司以“讓機器像領域專家一樣思考和工作,能感知,善思考,會執(zhí)行,可進化”為使命,主要基于大模型、計算機視覺、多模態(tài)知識圖譜、智能體等AI核心技術,構建一站式數據智能平臺。作為一家致力于垂直行業(yè)認知決策的人工智能公司,公司對標美國國防人工智能平臺Palantir,目前主要聚焦于國防領域,并同步在其他民用垂直領域進行拓展。
近日,國防科大電子科學學院導航中心副總師孫廣富教授表示,現在的中國北斗,已經成為世界一流的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北斗系統(tǒng)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重點在于如何把它充分融入到所需要的每一個領域去。我們亟需在自主可控的前提下,實現應用端的大發(fā)展。北斗系統(tǒng)的前期建設,已經提供了應用的可能性,需要我們盡快地把北斗在各行各業(yè)的應用更廣、更深的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