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TGPC 2016)的位置服務分論壇上,騰訊公布其面向合作伙伴和開發(fā)者的全新位置服務戰(zhàn)略,一連放出六個大招,其中包含五大行業(yè)解決方案,以及騰訊聯合四維圖新推出的、基于微信公眾號的地主認證服務。
騰訊集團副總裁馬喆人在發(fā)布會上表示,從大眾服務到行業(yè)應用,位置服務將是一個充滿機會的新大陸。而騰訊的位置服務生態(tài)和能力,也將從以往的騰訊地圖,到騰訊系產品背后的位置技術支撐,通過越來越多的合作伙伴,更多走向臺前。
騰訊位置服務連發(fā)六招
1.五大行業(yè)解決方案
業(yè)界對地圖行業(yè)有一個“版本”之說,如果第一代電子地圖是地圖1.0,那么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地圖算得上地圖2.0,而切入本地生活(O2O)的地圖是地圖3.0……那么今天,關注行業(yè)級解決方案的更垂直的LBS服務,是否準備開啟地圖時代的4.0呢?
騰訊集團副總裁馬喆人指出,地圖數據屬性的快速轉變促使地圖服務從通用轉向行業(yè),這將成為騰訊位置服務的下一個重要戰(zhàn)略方向。他們從“五大行業(yè)”開啟了這種布局。
O2O
除了更精準位置定位帶來的服務推薦業(yè)務,看得出騰訊將O2O戰(zhàn)略拓展押注在了外賣領域,美團副總裁王莆中也受邀參會。據悉,騰訊將使LBS服務深入送餐服務從配送到送達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幫助商戶實現防刷單,以及智能規(guī)劃送餐路線等功能,提升企業(yè)效率。
物流
在物流這一重度依賴位置服務的行業(yè)中,騰訊試圖通過位置服務優(yōu)化流程、提高行業(yè)效率。具體功能包括劃分商家配送范圍、騎手配送范圍、多訂單路線規(guī)劃、訂單熱力圖等。騰訊宣稱與京東物流系統(tǒng)達成的合作,以將其預分揀效率提升9%。
智能出行
基于位置的服務是智能出行行業(yè)以及分享經濟的核心能力,騰訊的計劃是通過與出行行業(yè)合作伙伴,如滴滴出行的深度合作,不斷迭代出行領域的LBS服務能力。方案諸如根據多個司機到特定乘客的路線距離計算,篩選出最佳位置的司機進行派單。司機接單后,通過獨有的“司乘同顯”服務,使乘客實時看到司機的位置和具體導航路線等。
警務安全
警務安全是騰訊針對人流密集區(qū)域的有效管理痛點,與各大城市警務部門合作的行業(yè)項目,也是眾多地圖LBS方案中,較為傳統(tǒng)的一個領域。在警務工作中,大部分警務信息都與空間地理有關:如人員大量聚集疏散、警力部署、巡邏線路等等。通過騰訊位置服務提供的區(qū)域熱力圖、位置流量趨勢、人員遷徙分析、社交熱點地圖和街景地圖等功能,可以幫助警方實現人流預警等功能,提升政府工作效率。
運動健康
運動健康是現代城市人群的又一高頻關注領域,目前騰訊位置服務在微信、手機QQ中的網頁輕量級解決方案,幫助開發(fā)者實現分享及記錄功能。相關需求諸如在跑步、騎行等運動場景中,確定當前位置、計算運動速度、記錄運動軌跡等。
2.“地主認證”服務
“地主認證”是騰訊地圖亮出的一張獨家牌,他們聯合微信公眾號、四維圖新等合作伙伴,旨在一鍵解決地圖中商戶位置的上傳及糾錯問題。這個服務若能成功推廣,將為騰訊地圖平臺帶來源源不斷的商戶數據信息,以及可增值的更多LBS服務場景。
具體操作上,商戶可以通過關注“地主認證”這一公眾號,便捷地維護自己的門店信息,實時了解審核進度,經過審核后的門店信息將在騰訊生態(tài)體系各大平臺的位置服務場景中應用。同時,平臺還可以為商戶提供用戶定位、門店展示、到店引導和時空大數據分析等更多服務,方便商戶和用戶通過微信、手機QQ等社交軟件,準確分享商戶位置,提高用戶從線上到線下門店的轉化率。至此,平臺與商戶間將努力實現雙贏。
宣稱自己是No.1,底氣從何而來?
騰訊位置服務高級總監(jiān)馬輝在發(fā)布會上透露了一個重要的數據,即騰訊目前的日均定位請求數,已達到450億規(guī)模,超過了另外兩家競品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給出的同一個最新數據300億次/日,成為業(yè)內第一。
而根據易觀、艾媒等咨詢機構最近曾給出的地圖導航C端產品中,由百度、高德引領的市場份額來看,騰訊旗下的地圖產品并不算占優(yōu)。但今天,騰訊也亮出了自己的底牌。
馬輝提到,除了騰訊地圖,微信、手機QQ、京東、滴滴出行、新美大等位置服務相關的騰訊系社交與本地生活服務,憑借其在市場中的寡頭位置,成為重要的位置大數據來源。這些數據,隨著與騰訊的戰(zhàn)略級合作伙伴四維圖新所提供的的道路與POI數據采集能力的整合,將成為公眾與行業(yè)應用服務的重要基石。
位置服務人工智能從研發(fā)到開放
此外,TGPC 2016首日,騰訊COO任宇昕提到的集團內部正在進行的人工智能應用的研發(fā),在位置服務分論壇有了具體的解讀。有關人工智能在位置服務中的應用,馬輝提到以下幾點。
第一,是利用人工智能中的圖像識別技術,判別遙感影像中的道路以用于地圖數據的更新,以及電子眼等道路物體的識別。
第二,是基于海量的空間大數據,讓機器或軟件系統(tǒng)自動判別規(guī)律,進而滿足像物流配送、商業(yè)選址、市場及業(yè)務調研等業(yè)務領域的自動化分析需要。
第三,是面向自動和無人駕駛領域的環(huán)境感知,充分培養(yǎng)汽車“大腦”的深度學習能力,推進汽車智能化的進程。
馬輝表示,與位置服務有關的人工智能技術也將在不久之后開放給企業(yè)和廣大開發(fā)者,利用人工智能對位置服務應用的探索,未來將充滿無限的想象力。(文丨泰伯網 思佳 啟臨)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