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網(wǎng)訊,5月22日上午,在2025全球時空智能大會(WGDC25)地圖與位置服務論壇上,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長聘教授楊殿閣作《智能汽車與車載電子地圖》的主題演講,他結合最近兩年智能汽車到底需不需要地圖、無圖智駕等爭議進行分享。
談及智能駕駛與地圖的關系,他指出,對L1-L3輔助駕駛車輛,導航地圖必須用,高輔和高精地圖是可選項,但不是必備選項;對L4-L5級無人駕駛車輛,高精地圖是必備選項,否則難以無人滿足安全性的基本要求 。“我們正牽頭技術路線圖3.0地圖與定位專題,該專題由百度、華為、四維圖新、高德、易圖通、比亞迪、小鵬、蔚來、自然資源部審圖中心、國家質(zhì)量檢測中心、車網(wǎng)科技、騰訊地圖、商湯等30余家單位組成,專家組成員仍在不斷擴增?!?/p>
關于智能汽車與智能駕駛,他認為,不同級別智駕的產(chǎn)業(yè)化推進邏輯完全不同,量產(chǎn)車型L1-L3智能輔助駕駛落地的關鍵是成本和性價比;L4無人駕駛的落地的關鍵是投入成本和運營收益之間的平衡;L5則是零死亡交通社會問題解決的關鍵。目前,L1-L3級輔助駕駛正規(guī)模產(chǎn)業(yè)化,L4級即將進入產(chǎn)業(yè)化階段,L5級完全無人駕駛的實現(xiàn)將漫長且艱辛。
最后,他表示,智能汽車與地理信息需要兼顧安全與發(fā)展,“我國對車用地理信息的管理兼顧安全與發(fā)展,兼顧國家安全與改革開放,管理要求高,難度大。”已參與自然資源部自動駕駛相關地理信息安全工作專項車端安全工作組,成員單位有華為、百度、高德、騰訊、蔚來、小鵬、理想、比亞迪等45家單位。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