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開幕的百度CreatAI大會(AI開發(fā)者大會)上,百度創(chuàng)始人李彥宏與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在“希壤”元宇宙上,暢談AI技術在中國探月航天工程上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帶來了一場虛擬元宇宙與現(xiàn)實宇宙的科技碰撞。
百度創(chuàng)始人李彥宏指出,AI有兩個很重要的能力,一是感知,二是控制。在感知能力方面,從月球、火星傳回的海量圖片數(shù)據(jù),都可以利用AI感知能力來識別和分析月球火星地表的情況,相比人工篩查的效率能夠提高千百倍,AI控制能力也已經(jīng)廣泛地體現(xiàn)在人類社會的生產(chǎn)和生活當中。
從火星到地球距離遙遠,光信號從地球跑到火星需要幾分鐘的時間甚至更久,這意味著在火星上深空探索的機器人必須要完全依靠自主學習外界環(huán)境,并且能夠自主做出決策判斷,因此AI感知和控制能力在其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未來我們可能會在月球南極建立科研站,可以用AI技術讓科研站更加智能?!崩顝┖暾劦?,比如未來月球科研站的內核可以是集感知和控制于一體的,具備自學習能力的AI大腦,可以幫助建造月球基地,在無人值守的區(qū)域進行科學探測。
“人工智能以后必然會越來越多地滲透?!睔W陽自遠認為,在AI技術的幫助下,航天技術的感知能力和控制能力可以越來越精確簡便,能夠更快速地完成指定任務。歐陽自遠舉例說,建立月球科研站首先要有能源,可以借助AI機器人,將月球的土壤3D打印變成太陽能發(fā)電板,然后再一塊一塊地鋪設起來,最終建立太陽能電站?!拔覀冊诩夹g上更快地提高,將會更準確地獲得我們需要的信息。”歐陽自遠說道。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