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下午,復旦大學聯(lián)合國家信息中心數字中國研究院發(fā)布了 “2020中國開放數林指數”和《2020中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報告》。
“中國開放數林指數”和《中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報告》是我國首個專注于評估政府數據開放水平的專業(yè)指數和報告,由復旦大學數字與移動治理實驗室制作出品,復旦大學和國家信息中心數字中國研究院聯(lián)合發(fā)布。自2017年5月首次發(fā)布以來,開放數林指數每隔半年對我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水平進行綜合評價。
報告顯示,在 2020年上半年的數據開放省級排名中,浙江和上海的綜合表現最優(yōu),進入第一等級。報告建議,地方政府數據開放要減少高缺失、碎片化、低容量的數據集,保持開放數據集的不斷增長和動態(tài)更新。
數據開放平臺已成標配
《報告》發(fā)現,截至2020年4月底,我國已有130個省級、副省級和地級政府上線了數據開放平臺,其中省級平臺17個,副省級和地級平臺113個。與2019年下半年相比,新增1個省級平臺和27個地級(含副省級)平臺。
目前,我國54.83%的省級行政區(qū)(不包括港澳臺)、73.33%的副省級和32.08%的地級行政區(qū)已推出了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從2017年的20個,到2018年的56個,到2019年的102個,再到2020上半年的130個,政府數據開放平臺日漸成為地方數字政府建設和公共數據治理的標配,“開放數據,蔚然成林”的愿景已初步實現。
《報告》從政策供給與組織保障、平臺常態(tài)化運營與功能優(yōu)化、數據數量提升與質量保證、數據創(chuàng)新利用與生態(tài)培育等方面,對推進我國政府數據開放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對策建議。
報告建議,相關部門應制定有利于促進和規(guī)范政府數據開放的地方性法規(guī)、地方政府規(guī)章或規(guī)范性文件,并對數據要求、開放方式、開發(fā)利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保障機制等。另外,地方政府要保障平臺的常態(tài)化運營,讓用戶“獲取數據有著落,聯(lián)系平臺有回應”,同時,要減少高缺失、碎片化、低容量的數據集,保持開放數據集的不斷增長和動態(tài)更新。
浙江、上海數據開放良好
《報告》評選出了2020年上半年開放數林省級綜合指數排名前十和地級(含副省級)綜合指數排名前二十的地方作為標桿,浙江和深圳分別位列省級和地級(含副省級)第一。
在2020年上半年的地級(含副省級)排名中,深圳、貴陽的綜合表現最優(yōu),進入第一等級,其次是寧波、煙臺、濟南、福州、成都,進入第二等級。
圖:省級排名來源:中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報告
圖:城市排名來源:中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報告
在省級排名中,浙江和上海的綜合表現最優(yōu),獲得省級“數開繁盛”大獎,緊隨其后的是山東、廣東、貴州和北京,分別獲得省級“數開成蔭”獎和“數開叢生”獎。深圳和貴陽則獲得地級(含副省級)“數開繁盛”大獎,之后是寧波、煙臺、濟南、福州和成都,分別獲得地級(含副省級)“數開成蔭”獎和“數開叢生”獎。
報告稱,在四個單項維度上,上海在準備度和平臺層兩個單項上排名第一,浙江在數據層單項上排名第一,深圳在利用層單項上排名第一。山東和煙臺的綜合指數半年來進步幅度最大,獲得“數飛猛進”獎。寧波和紹興在半年來新上線平臺的地方中綜合指數表現最佳,獲得“新數倍出”獎。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