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由中國科學院發(fā)起的國際合作重點項目“全球環(huán)境變化遙感對比研究計劃”研討會在京召開,標志著該計劃的正式啟動。
據了解,此項計劃由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和中國四國共同開展,簡稱“ABCC計劃”,是利用空間對地觀測技術進行全球變化研究的科學計劃。其發(fā)起的原因在于,隨著大氣污染、溫室效應、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水資源短缺、生物多樣性銳減等一系列重大環(huán)境問題的出現,人類的發(fā)展面臨著巨大壓力,而我國將成為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計劃發(fā)起人、中科院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主任郭華東在接受《科學時報》采訪時表示:“該計劃有三個關鍵詞,即全球變化、地理觀測和對比研究。迄今為止,尚無組織或個人開展涵蓋世界這四個主要國家的相關科學研究,這項計劃無疑具有十分獨特的意義?!?/P>
從地理位置上講,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與中國在東西南北半球上分布均衡;從政治經濟方面講,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是發(fā)達國家,巴西和中國則屬發(fā)展中國家。并且,這四國分別為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亞洲面積最大的國家,四國總面積達3580萬平方公里,占全球陸地總面積的1/4。因此,四國在環(huán)境變化領域的合作具有全球性。
郭華東認為,全球環(huán)境變化是一種大尺度、長周期的變化過程,而對地觀測遙感技術則具有宏觀動態(tài)觀測的特點??臻g遙感技術記錄了短周期內變化的最新信息,具有快速性和客觀性的優(yōu)點,是觀察全球環(huán)境變化的最理想的手段之一,有時甚至是唯一可以運用的方法。
環(huán)境變化遙感對比研究是一個較為新穎的理念?!耙环N自然現象在一個國家發(fā)生時看起來是這樣的,而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響,其在另一個國家發(fā)生時則可能有一些不同表現?!惫A東解釋說,“如果僅僅把研究的目光集中在某一國家,得出的結論很可能缺乏普遍性。而采集更多的數據,進行不同國家間的相關對比研究得出的結論就會更加具有客觀性和科學性,這就是對比研究的意義所在。”
此外,開展對地觀測研究時常常需要選擇某些特殊的、具有典型代表意義的地理區(qū)域。而這四個大國的地質地貌具有很強的特殊性,如中國的青藏高原、加拿大的北極群島、巴西的熱帶雨林、澳大利亞的大堡礁等,多是全球獨一無二的生態(tài)區(qū)域,這樣,開展四國的合作研究也就具有了全球代表性。
郭華東表示,該計劃初步實施的時間為10年,將分三個階段進行研究。第一個階段預計為4年,其間除了澳、巴、加、中四個正式會員國之外,其他有志從事相關研究的國家也可以非正式會員國的身份參加;此后的第二、第三階段則有可能擴大對地遙感技術對全球環(huán)境的監(jiān)測和對比研究的范圍,讓更多的國家正式參與其中。
據介紹,“ABCC計劃”中研究的全球環(huán)境變化敏感因子有四種:冰雪湖泊變化、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高寒區(qū)和高緯區(qū)以及城市區(qū)和人類活動的高發(fā)區(qū)?!癆BCC計劃”預期將依據這四種敏感因子建立起重點試驗區(qū);同時,一些新的數據集、算法將得以出現和運用;這項計劃還可以促進數字地球虛擬預測平臺的建設。此外,各項科學成果還將為決策者提供決策支持。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