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對測繪地理信息領域而言,非同尋常。國家主管部門機構重組,組建自然資源部,改革一直伴隨著整個產業(yè)。
改革內外,業(yè)內人士喜憂參半。既有政策紅利加持,國土三調、自然資源確權等國家大項目的千億級市場機遇,又有地信產業(yè)主導機構——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被撤銷大背景下去Gis化的焦慮。
如何定義測繪地理信息的2018,其主管部門自然資源部在2019年1月召開的全國自然資源工作會議上總結:2018年是自然資源系統(tǒng)建機制、打基礎、促融合、全面確立工作職能的起步之年。
本文中,泰伯網將2018年度測繪地信領域的20件重大事件整理如下,希望幫助大家在回顧中重新整理出發(fā)。
01
自然資源部成立
2018年3月13 日,《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公布,“組建自然資源部,不再保留國土資源部、國家海洋局、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自然資源部對外保留國家海洋局牌子。
3月1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七次全體會議,提名陸昊為自然資源部部長。3月26日,自然資源部召開黨組(擴大)會議,陸昊強調:全力以赴完成“兩會”確定的組建自然資源部及各項工作任務。
4月10日,自然資源部正式掛牌。
02
注冊測繪師去留成熱點
2018年3月,國務院發(fā)布了新的機構改革方案,作為注冊測繪師考試主導機構之一的原國家局被撤銷,不少業(yè)內人士擔心,注冊測繪師也會隨之消亡。
泰伯網通過調查分析,基于以下三點原因,注冊測繪師在短期內不會被撤銷: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