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各大科技公司都迅速推出了最近的VR設備,但是在內容方面似乎少有提及。如何做出優(yōu)質的內容,在2016年,將會成為VR開發(fā)者重點關注的問題。
在2015年12月 的 HTC VIVE 開發(fā)者峰會上,全球賣座動畫喜劇片《馬達加斯加》的導演 Eric Darnell曾對此做過精彩分享。
以下是 Eric Darnell 的分享內容
大家好!很高興第一次來到北京參加這次盛會,我的同伴梅林•凡和我在幾個月前開辦了 Baobab 工作室。我們的目標是為 VR 打造高質量的動畫敘事體驗,這也就是說我們專注于講故事。我們的第一個短片叫《Envasion》,我接下來要給你們播放一個 2 分鐘的預告片,電影將在 2016年 上映。
我覺得這件事應該是能說的,因為這部電影被紐約的電影節(jié)官方宣布入選,我們都高興壞了。這個預告片現(xiàn)在就能在 VR 上體驗到,但考慮到我們處在會議室的狀況,現(xiàn)在大家看到的是 2D 的版本。讓我們來看看吧。好的,謝謝。
給你們講個故事吧,1996年 的時候,我跟幾個夢工廠的朋友一起從洛杉磯坐飛機到紐約,去會面著名導演、演員、作家伍迪艾倫。我之前從未導演、動畫化過電影,而突然之間我就坐上了杰弗里•凱斯博格的私人飛機,穿越整個國家,親眼去見到我的偶像之一。我們的目標是說服伍迪艾倫為我們的動畫電影配音,也不知道是忽悠了多少人才拿到這個機會。
我們在曼哈頓的一間辦公室里等候。這時伍迪艾倫 從門口走了進來。我激動的快暈了。幸運的是,卡斯伯格 主要負責交涉??墒?,輪到我和搭檔說服伍迪與我們合作的時刻到了。那是一個機器人的動畫形象,是我們給另外一個項目制作的。我們來不及為這次會面做準備工作。機器人這個形象設計好了,準備動畫化。
接下來的日子,我們從伍迪艾倫的電影里提取了音頻,給這個角色配上了他的聲音。我們按下播放鍵,當時使得還是錄像帶。伍迪傾身向前,皺了皺眉頭,嘴微微張開。他就一直保持著這個表情。然后,等片子放完,屋里沉默了好一會兒。然后他轉向我們,非常誠懇地說道,也許還帶著一絲驚訝,“你們是怎么把我弄進去的?” 然后,伍迪就擔當了一只名叫 Z 的小蟲子的配音演員,那就是夢工廠第一部動畫長片《小蟻雄兵》。
所以等以電腦美工為主的工作人員聚齊,所有的裝備到位,我們開始嘗試一件從沒試過的東西。難度相當之大,尤其是在那個年代,那便是拍攝一個電腦制作的動畫電影。沒錯,確實很難。第一部動畫長片以玩具、昆蟲和機器人擔當角色是有原因的。他們都是有外骨骼的。而制作皮毛和皮膚質感的有機體在當時是相當困難的。
然而,在《小蟻雄兵》里,我們還是要繪制有成千上萬個角色出場的畫面。我記得有一幕里有七萬多只螞蟻。我們還要創(chuàng)作水面上的潮汐波浪。這都是我們從未嘗試多的。有些幀要花上幾天去渲染。不過我們還是搞定了這部電影。
此后的 16年,我們繼續(xù)為更多的夢工廠動畫片寫代碼?!恶R達加斯加》的一二三部,還有《馬達加斯加的企鵝》。如今,我們來到了 2015年,電腦動畫的蠻荒時期已離我們遠去。電腦動畫產業(yè)進入了一個繁盛的階段。只要天時地利人和,我們都能將想象化為現(xiàn)實。
可今時今日,又有一片新大陸等待我們的探索,那就是虛擬現(xiàn)實。
那些我多年前曾經遇到的挑戰(zhàn),它們隨著時間推移變得易如反掌??呻S著虛擬現(xiàn)實的出現(xiàn),它們再次成為了難題。在滿是處理器的房間里,花 11 個小時做圖像是一回事,而在 11 毫秒內生成兩次圖像,一只眼一個就是另一回事了。你只有一臺電腦,甚至于一部智能手機。
我新成立的公司 Baobab Studios,花了大量精力去研發(fā)能夠創(chuàng)造電影級別虛擬現(xiàn)實環(huán)境與人物的工具和技術。我們以此來填補實時渲染所制造的這片巨大的科技斷層。當然,我們依賴于硬件設備,以追求更快的速度。所以我們十分關注今日呈現(xiàn)的設備與科技,以此預計我們一年、五年的發(fā)展。這是一項巨大的挑戰(zhàn)。但對于我們公司來說,還有一項更大的挑戰(zhàn)。
虛擬現(xiàn)實時代的動畫與敘事,但是虛擬現(xiàn)實在今后的發(fā)展是很難預知的。在夢工廠,我們運用的都是最尖端的技術,沒有技術,就沒有這些動畫。然而作為負責這些影片成敗與否的人,我 90%的時間都花在了兩件事情上:故事與角色。這兩件事情,無論擱在何時對我來說都是個難題。而且它們是電影制作中最重要也最為艱難的環(huán)節(jié)。如果你沒有精彩的故事和吸引人的角色,那么你剩下的只有好看的畫面而已。好看的畫面制作起來不難,但卻很難抓住觀眾的心。
那么為什么說好故事如此重要呢?故事對于人來說有著非凡的意義。我們成天都在互相傾訴故事。在辦公室、在餐桌上,在孩子們入睡之前。人們在篝火旁講述故事,而那時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文明還尚未出現(xiàn)。故事是一切偉大藝術形式的靈魂:電影、繪畫、舞臺、出版物、影院。我們渴求故事,我們熱愛講述故事。故事刻畫于我們的 DNA 之中。正如文學理論家肯尼斯·伯克所說,故事是我們生存的工具。那我們該如何體驗故事呢?
你仔細想一想的話,會發(fā)現(xiàn)那些最棒的體驗往往是被動的。例如讀書、看電影。那電影來說,你坐在一間黑屋子里,里面全是陌生人。你透過一扇窗戶窺探一個你永遠也不屬于的世界,觀看里面的人物,他們全然不知你的存在,經歷一系列事件、挑戰(zhàn),被迫做出選擇。它們往往是艱難的抉擇。抉擇的同時,他們真實的一面也顯現(xiàn)了出來。而整個過程中,你只是坐在黑屋子里面觀看,你知道這一切全是假的,但還是會讓你十分震撼。
對某些男人來說,我猜黑漆漆的電影院是他們唯一允許自己落淚的地方。但電影畢竟不是現(xiàn)實生活。想象電影中的一幕,一個小孩獨自坐在公園長椅上哭泣,你該怎么辦?你并做不了什么,你知道坐在那里盯著這個小女孩。你也許很同情她,但是你無需采取任何行動。
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你碰見一個小孩獨自在長椅上哭泣,你最不可能作出的反應便是退后幾步,然后盯著她看。那就太奇怪了,太變態(tài)了。取而代之,你需要作出抉擇,你該怎么辦?你是繼續(xù)走你的路,還是幫著這個小孩尋找父母,還是坐在她身旁安慰她?無論你采取何種行動,你都不會假裝自己是個透明人,傻傻的盯著她看。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會采取行動。當某人遇到某事,我們都要作出選擇。無論是正確還是錯誤的決定,好或者壞,但總需要你作出選擇。
那么虛擬現(xiàn)實如何成為電影呢?你可以把它拍成電影,你可以設計一種體驗,觀眾只需坐下來,靜靜地觀看。我覺得這樣就很好,也許是因為我從事電影工作的原因。但我覺得在虛擬現(xiàn)實時代,觀眾單方面接受信息還是擁有一席之地的。
我剛剛給大家展示的預告片的最終版,當觀眾的視線向下移動,能夠看到一個毛茸茸的小肚子還有兩條小胳膊。觀眾就是這只兔子。而當觀眾望向別的方向,兔子的身體也會跟著移動。另一個兔子還會與觀眾對視,但作為觀眾,你無需作出任何動作,可能只是移動視線而已。你也許認為這就是一個第一視角的 3D 影片,觀眾在不停地撰寫、改寫這個電影。對于 VR 來說,這可謂是最底程度的互動。
不過這也能使創(chuàng)作者,比如說我,擁有最大程度的掌控權。我倒不覺得這是什么壞事,不過這只是我的觀點。然而你也可以用 VR 做些與電影完全不同的事情。我相信你們應該熟悉 “打破第四面墻” 這個概念。它指的是舞臺上的演員直接注視著觀眾,或是電影中的演員直視鏡頭。而在 VR 中,你就身處舞臺之上,根本就不存在需要打破的第四面墻。站在你身旁的兔子知曉你的存在,能夠直視你的雙眼,不會讓你抽離這種浸入式體驗。這意味著,當然,角色可以與你產生互動。再往前看,它意味著,在另一個版本的兔子故事里,你可以跟角色交談,參與其中,幫助里面的兔子作出決定,你成為了故事的一部分。也許兔子的故事因此成為了你的故事。
在 Baobab 第一個項目并非囊括了所有這些可能性,故事對我們來說是第一位的。在故事與 VR 的結合中,我們希望能添加更多的互動。前提是這能讓故事更完整,更豐滿。當然,傳統(tǒng)的電子游戲覆蓋了各種活動,但我敢說大多電子游戲的敘事都不如電影精彩。
游戲里的故事很少能給引起普通電影所帶來的那種情感波動。玩家與游戲角色的互動也很不自然。VR 之前的游戲通常都是,你面前是個 2D 畫面,你擁有一系列輸入設備,例如鍵盤、麥克風、游戲手柄,進行的互動也頂多是為了幫助你通關而已。因此,故事的地位要次于可玩性。
也許這些問題在 VR 中不復存在,但困難的挑戰(zhàn)仍舊存在。我不是說,游戲本身或是對可玩性的重視是件壞事。我想說的是游戲與 VR 簡直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正如同電影與 VR 一般。在我看來,三者缺一不可。我們想將觀眾帶入一場震撼的情感旅程,如同電影的效果。我們想從觀眾的角度來呈現(xiàn)這場旅程,并且賦予他們采取行動的能力。這便是游戲所熟悉的領域。
我想要利用虛擬現(xiàn)實浸入與交互的能力,是觀眾完全沉浸于這場體驗,把懷疑放在一旁,盡情享受這個旅程。設想將在長椅上哭泣的小孩這個場景放進 VR 里面,觀眾能做的不應該只是注視著她,旁觀她的痛苦,像看電影一樣等待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觀眾也不應只是箱打游戲那樣,抱著解謎或是通關的目的來與她交流。觀眾應該與角色發(fā)生感情上的共鳴,浸入這個角色的世界,出于同感來做出反應。于是我們得到了一種特殊的體驗,它雖然是虛構的,但是要比過往的一切都更加貼近真實生活。
我們該如何做到這一步呢?我也不知道。謝謝!開玩笑。真的,這就是虛擬現(xiàn)實讓我如此激動的原因。沒人知道它在將來幾年會如何發(fā)展。虛擬現(xiàn)實是否能真實到讓人察覺不到它與現(xiàn)實生活的區(qū)別呢?我相信會的,而且就在這幾十年,也許會更短。
我真的不認為這是最困難的部分。也許我們還會有其他的發(fā)現(xiàn)。遙望電影剛問世的時候,觀眾們看到銀幕上的火車進站,他們都驚呆了。有些人甚至從座位上跳起,逃出電影院。他們告訴其他人,“這是一種全新的體驗!仿佛身臨其境!” 聽著耳熟么?但有趣的是,電影也開始停滯了對更加逼真的浸入式體驗與現(xiàn)實主義的探索,轉而走上了另一條道路。你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真的體驗過鏡頭切換、漸變、多個畫面同時出現(xiàn)嗎?你真的擁有用眼睛變焦的超能力嗎?你有體驗過這一秒還在跟朋友吃飯,下一秒就回到家中跟老公或老婆聊天嗎?當然沒有。但這些正是電影這個藝術形式的核心。偉大的電影人開辟出了全新的電影語言,為觀眾帶來從未有過的觀影體驗。
電影人們每天都在豐富著這一電影語言,創(chuàng)造出與現(xiàn)實截然不同的體驗,既現(xiàn)實的抽象呈現(xiàn)。電影所追求的并非是現(xiàn)實的浸入,而是讓潛意識、情緒的浸入。關注的是那些深層次的需求、那些讓我們所有感觸的東西。提到 VR 的未來,這種新型的藝術形式。如同那些偉大的藝術、精彩的故事一般,我們將超越對現(xiàn)實的完全復刻,轉而追求那些將所有人聯(lián)系起來深層次的真理。我不知該如何辦到,但我相信這是必然。我們走著瞧。
那現(xiàn)在呢?完全拋棄電影的知識體系未免顯得太過草率。我見到過很多電影手法運用于 VR 之中的例子,例如鏡頭切換、時間切換、與畫面疊化。即使是那些你不得不轉交給觀眾,以完成影片的權力,你也可以通過引導觀眾按照你的思路行事,從而偷偷地奪回對影片的掌控。節(jié)奏也許把握在觀眾手中,但是只要你拋給他們一些線索,你便能重新奪回掌控權。當觀眾認為自己才是決策者時,這尤為奏效。
但有一點要特別小心,一旦觀眾發(fā)現(xiàn)你的伎倆,開始思索 “現(xiàn)在該做什么了呢?” 這時你辛苦經營的浸入式體驗便崩塌了。我喜歡動畫電影制作的一點是,你可以讓觀眾沉浸于交替現(xiàn)實中,也就是只能存在于想象中的世界。沒人會將這些世界與現(xiàn)實生活混淆。但它逼真到讓你暫時忘卻現(xiàn)實,完全沉浸其中。如今,我們將這些想象中的 3D 世界、3D 人物植入立體的 360 度的全景世界。早些時候,你們在視頻中見到了格林·金。他也對這方面十分感興趣,這也是他成為我們團隊的顧問的原因。他與動畫師們一起,力圖實現(xiàn)這個愿景。
憑借 VR,我們終將實現(xiàn)這一設想。我們將把硬件設備、技術與我們的創(chuàng)造力融為一體。
提到硬件,我想稍微轉變一下話題,站上演講臺說一說。我不是今天唯一提到這個話題的人。我們都了解 Vive 有多神奇,否則我們不會齊聚于此。它出類拔萃的地方在于,起碼是目前,目前它是最先進的,它能真正做到讓你去探索物理空間,在舞臺上進行移動。
再回到長椅上的那個小女孩。有了 Vive,你完全可以走上前去,坐在她的身邊。提到浸入式體驗,自由移動是虛擬現(xiàn)實的關鍵。在虛擬空間移動的同時也發(fā)生現(xiàn)實空間的位移,Vive 做到了這一點。簡直酷斃了??墒侨绻阍?VR 世界中發(fā)生了位移,而在現(xiàn)實世界中保持靜止,這邊產生了生物學上的斷檔。更糟糕的情況是,之前有人也提到過,這種脫節(jié)會引起生理上的暈眩。據我所知,這是因為眼部向大腦傳遞的信號與前庭系統(tǒng)向大腦傳遞的信號不一致,因此你的大腦認為某個地方出了嚴重的錯誤,便失去了平衡感。大腦預防失去平衡的人體跌倒、摔破腦袋的最有效的方式便是讓其感到惡心,不得不平躺下來。如果是因為攝入有毒食物而造成的不平衡感,那么大腦誘發(fā)的惡心癥狀會迫使你吐出這些有毒的東西。我想說的是,大腦歷經成千上萬年進化而來的暈眩體系就是為了應對這種脫節(jié)的情況。
然而,有些開發(fā)者潛心研究的正是這種脫節(jié)的體驗。我覺得想抵消這種數(shù)百萬年進化而來的本能無疑是一項巨大的挑戰(zhàn)。我認識一些科學家,我可能是錯的,我也希望如此。但我認為短時間之內很并沒有辦法來繞開這種進化而來的復雜系統(tǒng)。因此我在此請求廣大開發(fā)者,請盡量抵制這種誘惑,不要讓觀眾坐上這趟有翻江倒海之效果的虛擬過山車。當然有些人對此使免疫的,但大多數(shù)人不是這樣。我希望體驗者在摘下頭戴設備之后,說的第一句話是 “真是爽翻了!”,而不是 “我靠,我要吐了。” 因為他們很可能不會再戴上你的產品了。這些人占多少百分比呢?20%,50%,80%?不知道這對你來說是否重要。
但在我看來,在整個 VR 社區(qū)看來,這絕對是一件大事。所以我建議,充分利用 Vive 帶來的便利,試試 Vive 的 3D 盒子,好好體驗一把。我一直認為,盒子能夠放飛你的想象力。
在我結束之前,還想給你們講個小故事。跟之前伍迪艾倫的故事是相關聯(lián)的。我的搭檔莫林·凡和我剛剛成立這個公司,需要顧問的協(xié)助。不只是掛個名那么簡單,“看我們請來的大牌”,而是那種有真材實料的人,為我們提供實質性的指導。于是莫林聯(lián)系到了埃爾維·雷·史密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對于開辟一個新的媒介來說,他無疑是最佳人選??上О柧S并不感興趣。他對虛擬現(xiàn)實毫無興趣,也不認為它有什么前景。不過他承認自己從沒有體驗過。于是我們懇請他與我們見上一面,讓我們帶他領略一把虛擬現(xiàn)實。埃爾維同意與我們會面,但是他仍沒有絲毫的動搖。莫林摘下頭戴儀,讓他親自試一試。他完全被震驚了。正如多年前的伍迪艾倫一樣,埃爾維看到這個新媒介的第一眼,便知道它的無限潛力。等他摘下頭戴儀,他當即同意但當我們的顧問。這證明了,容我改編一句名言,“空談虛擬現(xiàn)實就等于用舞蹈解析建筑”。因此響應自己的觀點,我鼓勵廣大的開發(fā)者們,不遺余力地將觀眾的首個 VR 體驗做到極致。我認為 Vive 便是你們的不二之選。謝謝?。ㄕ韡3sNews 張瑜奕)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