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攜帶者狂風暴雨撲面而來的時候,汽車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一架發(fā)動機帶動幾個輪子轉動的代步工具,手機也不僅僅是幾顆按鍵外加一根天線的溝通工具,這一切的根源皆在于人們對信息的需求日益膨脹。

手機的用戶基數龐大,已成為人們的必需品,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伴隨而來的是手機服務產業(yè)鏈的成熟和強大,從各種硬件、軟件到通訊服務提供方,人人都渴望分一杯羹。
相比之下,汽車就顯得落寞許多,沒有統一的車載系統、軟件開發(fā)者寥寥、網絡技術欠缺,而這些短板并非靠一己之力能夠補齊,短時間內也看不到光明的出路。
歷史告訴我們,不跟上時代的步伐注定要被時代拋棄,于是汽車廠商們再也坐不住了,車企們紛紛尋找出路,當科技公司向他們伸出橄欖枝時,誰還能想到拒絕的理由呢。
為什么是手機?
我們看到當前汽車聯網的主流方式幾乎單一(當然,未來會有各種方式),就是與手機的無縫整合,為什么是這樣子呢?
其實,不外乎三點:第一,降低網絡系統開發(fā)的成本,簡化配置。如果要將更智慧、更貼近消費者需求與更有趣的服務帶到汽車中,須仰賴車內與車外通訊技術的發(fā)展。然而現階段景氣較不明確,車廠要將3G或4G機器對機器模組做為汽車標準配備,將面臨成本過高的問題,因此利用車機連接智慧型手機,可讓車載通訊系統與云端相連,消費者即可透過車機介面使用云端的各項應用服務,此為用人之長,補己之短;第二,對于希望搶占網絡先機的車廠來說,通過車機手機互聯,可以吸引更多的開發(fā)者開發(fā)熱門車型的移動應用,必定帶來更多的新應用,這相比自己獨立開發(fā)平臺,潛藏的風險更低;第三,汽車的生命周期為10-15年,但車載通訊服務更新速率相當快,為享受最新穎的服務,消費者得透過后裝市場安裝更先進的車載資通訊設備,但若連結產品周期較短的智慧型手機,則無此困擾,且還可隨時更新最新的應用服務。
手機憑借眾多的用戶、成熟的系統、豐富的應用、強大的通訊技術支持成為汽車的不二選擇在情理之中。
那么手機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進入汽車呢?
SYNC
福特SYNC,是專為手機和數字媒體播放器配備的福特車載多媒體通訊娛樂系統,由福特與微軟和Continental分擔。早期的SYNC系統主要致力于通過藍牙、USB等方式將用戶的手機、播放器等設備集成到車載信息終端上來,此后,SYNC增加了車輛健康狀態(tài)檢測和自動接通緊急救援電話的功能。而最新的SYNC則集成了交通監(jiān)測、導航與迅息功能,為駕駛者連通一切駕駛途中所需要的信息。之后,福特還推出了SDL開源計劃。
MirrorLink
MirrorLink 是最早提供手機與車用娛樂系統之間資訊交換的標準,其應用了許多成熟且非專有的技術,如:網際協議、USB、Wi-Fi、藍牙、RTP 即時通訊協定及 UPnP 等。此外 MirrorLink 還使用了 VNC為基本的通訊協定來在車用娛樂系統上顯示手機上的應用程式畫面,并將使用者的指令輸入送回手機上。
MirrorLink最重要的特性就是開源,汽車制造商能夠開發(fā)自己的應用程序,并通過MirrorLink聯盟證明他們汽車的安全性。
MirrorLink由汽車鏈接聯盟在背后支持,其成員主要包括汽車廠商如通用、本田、現代、豐田和大眾和智能手機制造商如LG、索尼、HTC和三星。目前這一標準仍在進化,它有潛力獲得與汽車產業(yè)鏈的完美結合。
Lightning接口
Lightning接口是蘋果公司為旗下產品制定的互聯標準,其在汽車上的應用就是當前比較火熱的CarPlay。當然,這是一個全封閉的系統。
CarPlay可以將iPhone手機的絕大部分基礎功能,通過汽車的控制面板來使用。其中的部分功能包括Siri語音助理工具,iTunes音樂播放,蘋果地圖以及短信服務。通過CarPlay,駕車人可以雙手不離開方向盤就接打電話,另外可以聽到語音郵件的內容。要使用iPhone手機中的這些功能,駕車人可以觸摸車內的駕駛控制面板,就好象觸摸手機一樣,不過這可以降低對駕車的干擾,另外通過方向盤上的一個按鈕,駕車人可以觸發(fā)Siri。
Google Projected Mode
在六月份的谷歌開發(fā)者大會上,谷歌發(fā)布了全新的安卓系統,其中Google的車載系統Android Auto令人印象深刻, Google Project Mode終于實現在車載系統中,它繼承了Android的卡片式設計,通過手機與汽車相連,讓Android系統完美的映射到車載屏幕上。除此之外還支持語音操控,可以接發(fā)信息、電話、地圖導航和音樂播放等功能。重要的是,它還在下半年出現在包括奧迪、福特、英菲尼迪等數十家品牌的汽車內。
Google Now是Android Auto操控、檢索和獲取服務的核心。Google 正在利用它強大的語音控制、數據搜索系統教育用戶:車載系統也可以像手機一樣操作,而且它比手機更適合全語音操作。相比較觸感不好、菜單設置復雜的汽車廠商們在自己的屏幕上研究出的作品,Google 的操作界面和交互方式都是用戶熟悉的,就更容易讓用戶使用,并理解它。
令人遺憾的是,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的車主們可能很長時間內都無法獲得最佳的Android Auto體驗了。
OBD
以上都是由國際公司制定的標準,平民廠家很難進入他們的游戲,對于國內眾多的車企來說,OBD也許是最合適的方式。
通過OBD裝置可以監(jiān)測汽車多個系統和部件,包括發(fā)動機、催化轉化器、顆粒捕集器、氧傳感器、排放控制系統、燃油系統、EGR等。騰訊路寶盒子就是利用OBD獲取車輛信息,手機上的騰訊路寶APP就會通過藍牙方式與盒子產生連接,駕車出行時,可以進行全車體檢,車輛故障監(jiān)控等信息。
由于競爭的關系,各聯盟之間制定的標準并不統一,所以我們看到手機與汽車的連接方式多種多樣,當手機與汽車連接標準不匹配時,一道選擇題就會出現在人們的腦海中:換手機還是換汽車?顯然,這并不利于行業(yè)的發(fā)展。
出路在哪里?
當汽車遇見手機,出路在哪里?這是最近T圈(TCC生態(tài)圈)的熱門話題,放眼未來,車聯網的崛起不可避免,這是發(fā)展趨勢不可逆轉,而車聯網的最終目的之一是最大程度的獲取信息,包括車、路、人、環(huán)境等。人們不禁要問:手機能成為信息獲取的全能終端嗎?尤其是關于汽車的,顯然是不可能,手機終究有其局限性。當前的手機與汽車的互聯態(tài)勢只能作為過渡階段的產物。但不論是車企,地圖公司,互聯網公司,創(chuàng)業(yè)型公司,甚至是后市場企業(yè)們,誰都不想被這可能的發(fā)展潮流落下。T行神州第39站長春站曾以“打通汽車手機雙入口的體驗:語音、導航、音樂、O2O電商”為主題探討過當汽車遇見手機。接下來的系列中,我們試圖從一個聽眾的角度談談感受,敬請期待后續(xù)文章。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