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數碼昨日股價低開低走,截至午間收盤大跌近14%,并于午后停牌,市值縮水超過17億港元。昨晚,神州數碼發(fā)布公告表示,恢復股份買賣,目前正就該處罰提出復議,因為神州數碼(中國)在有關購買信息科技產品的政府采購項目競標過程中,已履行一切適用的程序。
窺見神州數碼
據悉,神州數碼2000年從聯想集團分拆成立,神州數碼現任主席郭為[微博]及其團隊帶著聯想文化的烙印,繼續(xù)率領神州數碼團隊二次創(chuàng)業(yè),2001即在香港上市。郭為用十年的探索與奮斗成功再造了一個“不叫聯想的聯想”,也為神州數碼贏得了柳傳志和全社會的尊重。
截至2012年6月神州數碼“智慧城市”戰(zhàn)略布局已在全國67個城市展開,并與其中12個城市簽訂了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xié)議,為武漢、無錫、鎮(zhèn)江、順德等地承建城市綜合IT服務體系。此次舉報人浪潮,則是神州數碼在“智慧城市”市場上最主要的國內競爭廠家。
神州數碼營收結構:分銷業(yè)務(筆記本、臺式機)、系統(tǒng)業(yè)務(服務器、存儲、軟件)、服務業(yè)務和供應鏈服務業(yè)務。截止2012年9月30日的6個月內,分銷業(yè)務營收195.47億元,占總營收52.3%;系統(tǒng)業(yè)務營收133.5億元,占總營收35.7%;服務業(yè)務39.58億元,占總營收10.6%;供應鏈服務營收5.5億元,占1.5%。
在2013年1月ITbrand ERP品牌排行榜上,神州數碼位列第五位,而進行舉報的浪潮緊隨其后位列第六位。
山雨欲來風滿樓
神州數碼(中國)方面稱,對中國政府機關的銷售總額占本集團同期的銷售總額不足0.4%。政府業(yè)務不是后者主要業(yè)務,處罰不會對集團總體產業(yè)產生重大影響。
就在2013年1月10日,郭為拋售8000萬股神州數碼每股面值0.1港元的股份,股份的價格約為12.5-12.7港元,相當于神州數碼總股本的7.3%,套現10億港幣以上。
更有消息人士稱,財政部于2013年1月18日和2013年1月22日披露對神州數碼的投訴處理決定和行政處罰決定。而2012年7月16日和2012年9月28日,財政部就已對神州數碼做出了投訴處理決定和行政處罰決定。為何這個時間點才披露?事情一下變得有些撲朔迷離。
神州數碼內部的匿名人士稱,被處罰是遭“陷害” 。神州數碼此次中標時所投產品為聯想OEM某國外品牌,而在中標后聯想與該國外品牌終止了合作,神碼向客戶出示了澄清函。“在這個事情出來后,我們就退標了,不理解為何還要受處罰,目前已提出行政復議。”“我們很‘冤’,這次肯定是被人陷害了。”內部人士反復強。
三年禁令信譽掃地
財政部處罰的金額,對于一個企業(yè)而言可謂不足掛齒,但叁年的禁令卻足以讓神州數碼“難以啟齒”信譽掃地。
企業(yè)網總編范脡在微博上稱,這個處罰,等于是取了該公司的性命。“IT行業(yè),人是太精了,還是精過頭了?”他感慨道。速途網專欄作家楊世界認為,神州數碼因違規(guī)3年內被禁參加政府采購活動,這種處罰一定程度上給行業(yè)立了法律標桿,其所涉及的損失只占神州數碼的小部分比例,但給企業(yè)的名譽造成了極壞的影響。速途網副總編丁道師評論稱:“在中國,官商勾結獲取項目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只不過浪潮不愿意看到曾經的小弟(04年浪潮和神州數碼合作,神州數碼給浪潮代銷設備),騎到他脖子上。于是出頭打破了這個大家都知道的潛規(guī)則。”
還有很多業(yè)內人士感喟道,此次處罰金額雖小,但實際影響甚大。相關政府部門將不再對其信任,而其他行業(yè)的公司也或受此影響,公司前景變得十分艱難。神州數碼因小失大,或將失去整個“智慧城市”的市場。此外,聯想的打包上市計劃也將生變。對于浪潮的做法,很多人都表示無法置評。(田雷)
{{item.content}}